读文章网,情感美文,情感故事,伤感文章,生活常识

如何做一个好人

如何做一个好人

(一)什么是好人。以诚为本,就是要诚实。待人真诚,讲良心,才是好人。我很重视人的良心。良心是什么?简单来说,喝水,想到源头,对别人表示善意,就是良心。喝水不考虑源头,知恩图报,甚至以怨报恩,那叫良心吗?但是有的人很迷茫,喝水的时候不去想源头,不去报告自己生活中有什么,但有时候不自觉。我在广东认识的一位企业家钟华生说过一句话: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为你做了一件好事,你永远忘不了他。这是他交友的方式。我的经验是,世界不是为你而存在,社会不是为你而建,别人不是为你而活。理解这些“不”,才能理解真正的“是”。什么是好人?刚才说的八个字:想到饮水的源头,对别人表示善意,然后好人要学会“好种子”。农民种田要选择好的种子,好的种子可以增产15%到20%甚至更多。好的种子很难培育。好的种子有三个要素:第一,高产优质。二是对环境要求没那么高,对水、肥、地等条件要求不是很高。三是抗逆能力强,风吹不易倒,抗病虫害。我觉得这是三个条件。农民在选种时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条件。人也是如此。工作的贡献是你的产出和质量,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是水肥条件如何才能满足你。然后就是面对风浪你是否坚定。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有个朋友曾经跟我抱怨,他下属里的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。我说,不说了。第一,还好这些人问题多,不然你当不了官;第二,任何一个领导领导一群有缺点的人。如果每个人都那么自觉完美,还需要领导吗?谁都可以当领导!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,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,改善他们。你就不能说别人有缺点吗?一方面看别人的优点,另一方面看他哪里还有缺点需要帮助,这是对环境的要求。如果对条件有很多要求,这就不是“好种子”。“好种子”没有那么多好条件,但还是高产优质。好在这个地方,条件不是那么好,贡献还是那么大,条件很好。谁不能做出大的贡献?那么我怎么称呼英雄呢?英雄是能克服困难的人。还有一个问题,本身和环境的关系。我写过一篇文章叫《自我就是环境》。环境就是环境,自我就是自身。这是对立统一,但对立统一是可以转化的。不尊重别人,很难让别人尊重你的环境。别人不尊重你,可能是因为你不尊重别人,你经常自己创造环境。比如你工作不好,完成不了任务,领导不给你任务,因为给你任务是瞎的。领导不重用你,这是一个环境,但可能有不努力的原因,是自己造成的。所以反过来也是一样的。给你一份工作,你就会努力,不仅努力而且很优秀。如果领导下次有什么工作,他会想到你的。领导重用和自己的努力有关系吗?肯定有关系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。所以不能说环境不尽如人意,严格意义上的环境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,所以一定要创造条件,创造更好的环境去工作,但是创造出来的环境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我们自己。

(二)如何鉴别好人。人愿意做好人,不愿意做坏人。怎样才能识别好人?第一,我觉得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比对比。我写过一篇《考察人的十大标准》,就是用比较的方法去检验。比如说,看他是顺境得意,逆境气馁,就是一个对比。有的人顺境去,逆境不去。一个人顺境如何,逆境如何,是否向强者屈服,是否欺负弱者,那就是一个人的性格。看到比自己强的东西就给别人磕头不是好性格,看到弱者也是不够的。如何对待弱者,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。看外表,是抢还是让,看困难,是上去还是躲,也是对比。其实人在这种对比中看得最清楚,看着看着也看不清楚。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台下,你对领导都有同样的尊重吗?也是同级别对比,有晋升可能的也一样。同级,有的可能升职,有的可能不升职。团结他们也一样吗?这里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看哪个要升职了,尽快和他搞好关系,以后升职了对自己有好处;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人要升职了。如果他上去了,就和我没关系了。我必须给他一些问题。团结所有有晋升可能的人,平等的关心下属,这是对比中看到的性格。第二,不要寻求完全的责备。好人不完美。在一个好人用尽了资格的情况下要求他是很多年的错误,不管你主观愿望是什么。为什么说要攻击好人?因为好人能当导演,导演就有矛盾,他的缺点也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出来。很多人都在看他。如果要求他有一个完美的标准,他达不到,所以随时可以被打。完美的标准是随时可以打好人的鞭子。提出完美的标准不一定是坏心。任何一个人的缺点都是他优点的延伸。这个人很有主见,所以有人会提出他主观的建议。为什么?因为主张性和主观性在内容上可以区分,但在表达形式上无法区分。有些人勤奋努力,党叫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。这样的人往往缺乏创造力。老牛一样的人是过不了线的。这种人是好人,但是没有什么创新的想法。他的优点一延伸,就延伸到没有创新,他的意见一延伸,就延伸到主观性,就是这样一种关系。你让他很有主见,让他一点都不主观。没有这样的人;你很难让他努力,很难让他有创造力。然而,我们的文件和理论文章并没有这样说。他们都要求我们的干部“两全其美”...还有……”独立而不主观的干部;努力和创造力。我不能说是错的。我觉得只是努力。不能说有自己的看法,可以主观。但在衡量好人的时候,千万不要把方向当作操作标准,这在哲学上叫做“二律背反”,两句都是对的。我们的干部往往卡在这个层次,有很多人才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,总觉得还有不足。小平同志在世的时候,有人举报说某个干部,这个人,不耐烦了。小平说,急躁好不好?是不是说明他事业心强,不着急?你为什么用他做这样的干部?小平同志很懂辩证法。事业心强的人容易急躁。当他不能完成工作时,他感到不舒服。如果他遇到一个迟钝的人,他就会发脾气,失去耐心。

(3)如何做一个好人。在这里做一个好人,不是“好人主义”中的“好人”,而是积极意义上的好人。如果一个人犯错比坏人多,为什么?因为坏人的错误往往是一个,就是目的错了。但他知道自己的目的是错误的,所以特别注重方法和途径,能把错误的东西打包好。他想研究对方的心理,研究客观环境,采取任何措施达到他的目的。手段很讲究,就像做假冒伪劣产品一样,特别注意包装,不然不行。目的不好,手段不好,这是最愚蠢的坏人,真正的坏人不是这样的。相当一部分好人,恰恰相反,认为自己献身于工作,献身于他人,献身于事业,有一颗真诚的心,但就是不注重方法,不觉得有必要注重方法,因为他认为他有好的意图就够了。我是一个好人,我致力于自己的好,不注重场合,不看对象,让人无法接受。手段、方法、手段有很多错误,善良未能达到预期目的,这种情况屡见不鲜。所以很多坏人的空间都是好人留下的。总有人说领导喜欢拍别人马屁,拍别人马屁的人要听。作为一句被领导批评的话,领导应该考虑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下级是出于好心,但看到领导老是说坏话,他一天都累坏了。你总是告诉他这是错的,那是错的。这个要改进,那个要注意。他能不打扰吗?他分配的工作可能有些不完善,但工作必须马上完成。你要站出来说有多少不完美,毁了风气。你善良,主要是方法不当。很难一下子看清楚,但是方法和手段是直观的,所以如果不考虑方法和手段,久而久之,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:善良,人没有把握;不好的办法,人家都觉得。我主张人要聪明,不要隐瞒自己的观点,但好人更要讲究方式方法。我是中国医学记者协会顾问。医学记者协会的成立给了我一个称号,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话题。中国有句古话“良言寡耳,良药苦口”。这句话没错。说给被批评的人听。别人说的话不好听。对听意见的人是个提醒。但不应该是对发表意见者的放纵,这个标准不能用于发表意见者。忠告一定要听吗?不听耳朵不是很好的建议吗?我们现在很少喝汤药,但是把中药做成胶囊还是可以治病的。所以我把“良药苦口,忠告不够好”改成了“良药未必苦,忠告更好”。好人要记住这句话,这句话可以让你的善良达到预期的目的,也可以让你成为一个被人发现的好人,让人们对你有一个正确的评价。能够团结人是一种很大的技能。好男人不仅对自己免疫,还必须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各种关系。最重要的是团结。不管他有没有缺点,有没有错误,不管他什么水平,你都不善于团结,不可能真正团结。很多人个人很有能力做好一件事,但不会团结所有人。没有这个能力,一个人混铁能钉几颗钉子?每个人都动员起来,每个人的力量才会伟大!内耗小,发挥团队优势,大团结真的很好。

(4)好人如何长寿。如何让好人活得更久?第一,要减少精神疲劳。人有三个累:一是累,努力,很累;二是大脑累,思考问题,写作,大脑很累;第三,心累。对于这三种疲劳,正常情况下体力不会伤到人,再睡再歇;大脑再累也不会伤人,越用大脑越有灵性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;心累是最怕的。如何减少精神疲劳?注意心理调节,开阔心胸,增强心理承受能力,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。在我看来,一个人的事业可以和他的心一样大。一个人如果整天放不下任何不好的事情,怎么活下去?所以要开阔眼界。如果你能承受得起,就随它去吧,不要刻意追求一般的利益,也不要总是关注一般的荣辱。我在办公室写了一句话:将军路上不追兔子。兔子有两个意思,可能是兴趣,也可能是干扰。大将风范,取其大舍其小,取其精,不为现象所惑。第二,得失的感觉应该是正常的。我有大学文凭。我觉得这个文凭不太好。如果能拿到研究生文凭,我没拿到。这是我的兴趣所在。拿到大学文凭不是兴趣。失去的好处就是好处。国企前职工没有失业的危险,也没有得到福利的感觉。如果失业了,他们会感受到原来岗位的重要性。所以原来的制度不符合人的心理,也不认为是利益,因为他得到了,没有失去的危险。第三,成本的观点。从成本的角度调整自己的心理。在我们的市场经济中有三种成本:生产成本、销售成本和风险成本。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知道,为了经营好企业,他必须付出这三个成本。第一,生产成本。有些人没有意识到生产成本,做一件好事,做一个好产品,需要更多的精力。很多人不认可这一点,总希望通过平凡的努力做出好的产品,收获更多。第二,销售成本。不赞成的人多了,人也有销售成本。人认识你,与人沟通,与人沟通,包括向领导汇报,汇报,都是很正常的。因为你在一个群体里,大家都是一个集体,大家可以互相交流,让别人了解你,从而得到大家的支持。第三,风险成本。大多数人认为做好事会得到一致的称赞。根据我的经验,往往不是这样。做好事之后,可能会惹事。“人怕出名,猪怕壮。”。比如我们当记者,两个人的情况差不多。我总是写好文章,但是当他写不出来的时候,他的心理就会不平衡,他总是会挑毛病。你的概念是错的,那个观点是错的,因为他说几句关于我的话,心理就会平衡。

(5)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是好人的愿望,是生活中的主流事实,但不是全部事实,也就是说,还有一些东西是得不到善恶报偿的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首先制度是好的。但好的制度并不能保证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人生就是这样。如果所有的好事都得到了回报,做一个好人就不光荣;恶有恶报。没有人做过坏事。只要他们做了坏事,就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报应。谁敢做坏事?每个小偷都必须被抓住,没有人敢偷。人要有一个信念,寻找一个不会改变的目标,好人的价值就在这里。他们相信善有善报,没有善也能忍受善,但他们仍然行善。如果没有奖励,我们会得到什么?你什么都没得到吗?不,有收获。这是心理积累。不管好事有没有回报,心理积累是好的。我帮助了一个人,没有得到任何好处。毕竟我做了一件好事,我的心理积淀就在那里。好事越多,积累越多。周恩来总理晚年如此虚弱,但他的精力为何如此充沛?他心理积淀很好!我这一辈子,为党,为人民,为国家做了那么多好事,很充实。这种心理积累别人拿不走,别人也借不走。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心理积累,无论条件多么差,他也会生活在幸福中。我觉得光挖第一个模范人物的事迹是不够的,只报道第一个模范人物痛苦的一面,不吃不喝不睡觉不努力工作,家里还有病人不看,让人望而生畏,没能挖到第一个模范人物真正的快乐。我觉得他们的心理积淀是好的,在任何条件和场合下都能活得很从容,很乐观,很快乐。这不就是最高的生活质量吗?所以我觉得第一个模特角色是幸福的,这一点我们揭示的还不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