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文章网,情感美文,情感故事,伤感文章,生活常识

依赖生命,依赖心灵

当焦虑与浮躁成为社会普遍现象,文化的自觉与伦理的操守就显得重要而迫切。这也是社会大众呼唤文化回归的强音和责任。因为,作为社会的每一个人,虽然都不能免俗,而深陷在各种现象的困扰之中,但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之尽一份微薄之力。

人们对社会各种现象进行评价时,常常说一句:“这个世道!”,人们处事待人总会感慨议论一句:“世道人心”。人们满意时会说“这世道好”;不满意时会愤愤地说“这是啥世道?”。说世道不好,归根到底是人心出了问题。人心为什么出问题?是人的精神出了问题。人的精神为什么会出问题?是这个社会的文化出了问题。

所以说,文化是人的精神,是民族精神的折射。人的精神一旦出了问题,那这个人肯定真出大问题了。若一个社会的精神出了问题,那就是一个民族在某种历史阶段集体性的价值迷失。这种集体性的价值迷失,它就会严重阻碍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。

我们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的激荡年代,心要宁静起来、智柔起来。要巩固民族的记忆,追回民族的失落,修葺民族的精神家园,守护中华民族灵魂之“根”,我们就要呼唤文化的回归。但现实呼唤的文化,不是那种空文化、假高雅,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人性中最永恒的东西。这种文化是我们的生活方式,是本乎人心的真文化。

信息时代的今天,我们上网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去查一个关键词,上千万条信息都展现在眼前,但我们永远也没有一个“心灵搜索器”,能显示地我看见“我的心”。所以孔子为什么说,人要穿越“向学、而立、不惑、知天命、耳顺”,直至70岁古稀之年,才到达最后的境界“从心所欲、不逾矩”——真正能够听从内心指引的方向,又不超越外在社会的规矩法则。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方向,有文化的先入,我们才可以心行如一,不越轨地去实现预想的目标。

传统的儒家、道家,即使是佛家也都归一:人要有“觉”有“悟”。何谓觉、悟?从会意字上看,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“见”,“悟”为竖心旁边加个“吾”,其最简单的含义就是“见我心”—— 真正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。孔子的弟子曾经提问:“您的人格理想是什么?”孔子回答说,他的理想无非是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。意思是:人终其一生,如果让我的老人想起我,觉得可以安身安心。就是老有所养,孩子孝顺;就是不辱祖先,传承精神。让朋友想起我觉得可以相信。让孩子们想起我,觉得我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。

见心而悟,在禅宗中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故事:有一弟子问师傅什么才是真正的参禅方法,师傅仅说了4个字:吃饭睡觉。这个徒弟很不理解,又说谁不吃饭,谁不睡觉,怎么就叫参禅了呢?师傅说,人人都吃饭,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挑肥拣瘦,吃得不太痛快;人人都睡觉,可是有很多人睡得不踏实。所以你要是能把吃饭睡觉的事都解决了,你就知道什么叫参禅了。

心无杂念,僧才吃的美,睡的香。人与人之间如果能够从基本的信任、善意、正直、真爱,这些最扎实的地方做起,追求朴实,崇尚淡然,远离功利,跳出诱惑,赋情感以本真,予生活以原味,在尘世浮沉中不变色,在众生穿梭中不迷失,像庄稼那样真诚土地,像牛羊那样朴实草原,像阳光那样执著山川,像孩子那样热爱母亲,那么文化就回归到了我们的内心,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了。

近日,我看过电影《启功》,我更敬仰启功大师为三沈纪念馆绝笔题字。他一生待人平和、谦逊,每天都乐呵呵的。有人问他为什么总这么快乐,结果他说了5个字:“不乐多冤呐!”让人醒悟。一个人追求文化、欣赏艺术,为的就是生命里有这种苦难而击不垮的快乐。

盛世兴文,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,这样一个时代,我们所追求的文化应该是朴素真实的,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愿意相信的,应该是人自身的一种创造型的幸福,而不是依赖型的幸福。不管依赖物质还是依赖他人,都是可能失去的。除了依赖生命,依赖心灵的纯真,我们别无选择。

让传统文化拯救生命,让时代文化延续生命,让创新文化蓬勃生命,让文化滋润心灵,读文章网,生命中的快乐和幸福就会时刻伴随!